AI 訓練資料可以使用未授權書籍!美國加州聯邦法院對 Anthropic 一案作出對 AI 業者有利的裁定,正式將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合理使用」推上法律舞台核心位置!判決強調,Anthropic 並未逐字重製,而是以語言結構與知識脈絡進行變革性學習,因此屬合法範疇。該公司由前 OpenAI 成員創立,並獲 Google 與亞馬遜投資支持。對此結果,東洋大學教授安藤和宏指出,未來不僅美國,包含日本書籍在內的海外著作也可能面臨合法訓練的風險,削弱版權持有人的談判地位。而律師福井健策則強調,此案雖肯認合理使用,但也明確指出海盜版資料仍構成侵權,為未來立法與資料使用標準建立重要基準。該案標誌著 AI 技術發展與內容權利爭議進入全新階段,備受全球關注。
美國加州的一樁法院判決,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揭開新的篇章。6 月 23 日,美國聯邦地方法院針對三位作家控告新創 AI 企業 Anthropic 侵犯著作權的案件,判決結果指出該訴訟不構成違法。焦點圍繞該公司是否能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運用書籍內容訓練其 AI 系統「Claude」。法院認為該行為具備「合理使用」特徵,判定合法,這不僅是首次有法院對此類 AI 行為作出肯定,也可能成為後續全球類似爭議的重要參照依據。
根據判決,Anthropic 的 AI 並未逐字重製書籍內容,而是透過學習語言與知識結構來生成對話回答,具有「變革性」。這正符合美國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則,即當作品用途為教育、研究或公益,且內容有明顯改變時,可不經授權使用原作。與美國不同,日本著作權法並無涵蓋如此廣泛的合理使用規定。
不過,法院也指出,Anthropic 曾從盜版網站下載約 700 萬冊書籍作為訓練資料,其中部分使用違反著作權。因此,若 AI 訓練資料來源是合法取得的書籍,其使用可能不構成侵權;但若來自非法來源,則仍涉及侵權行為。
此一判決被認為對 AI 開發業者是一大利多。Anthropic 隨即表達歡迎,並稱法院承認其訓練方式為具變革性的科技應用。該公司由前 OpenAI 成員創立,並獲亞馬遜與 Google 投資。
專研著作權法的東洋大學教授安藤和宏指出,此案對權利人造成衝擊,尤其是在美方已有媒體如《紐約時報》與亞馬遜等科技企業達成訓練用內容授權協議的背景下,判決無疑削弱了權利人談判籌碼。安藤認為,一旦判決定讞,不僅美國國內,連帶包括日本書籍在內的海外作品,也可能被視為合法訓練來源,並影響新聞、音樂、動畫等其他內容領域。
律師福井健策也指出,法院對海盜版資料使用明確判為侵權,這有助未來建立 AI 訓練資料取得與使用的法律準則。這場判決標誌著 AI 與著作權的攻防戰進入新階段,未來如何制定制度規範,備受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