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限制使用ChatGPT的背後原因

ChatGPT成為全球矚目的話題,但台積電卻決定禁止員工使用它。資安部門基於公司的資安管理政策,認為ChatGPT有可能成為洩漏公司營業機密的漏洞。台積電的擔憂是否有理?ChatGPT是一個生成式AI,它具備深度學習程序,可以通過對話學習和理解自然語言。然而,這也意味著它可以被用來收集公司的機密資訊。競爭對手只需每天向ChatGPT提問台積電員工最近都問了哪些問題,ChatGPT就能整理出台積電員工詢問的事項。如果這些問題涉及到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或營運計畫等敏感領域,那麼這些問題的收集將會對公司的商業利益造成威脅。

因此,台積電限制員工使用ChatGPT是出於對公司資訊安全的考慮。這個限制是台積電保護機密資訊的一個重要措施。當然,限制員工使用ChatGPT也代表著台積電對AI技術的認識和態度。

ChatGPT對AI科技的影響

ChatGPT作為一種生成式AI,它的成功突顯了AI技術在未來的巨大潛力。透過ChatGPT,人們可以透過自然語言與機器進行對話,進而實現智能化應用。然而,ChatGPT的成功也讓人們思考AI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ChatGPT聯天機器人短短二個月內用戶數突破1億人次,這顯示人們對AI技術的需求和接受度不斷提高。AI技術的發展將為人類帶來更多便利和效率,同時也會引發人們對AI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的影響的關注。例如,AI可能會導致職業的變革,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類工作。同時,AI的算法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偏見、歧視和隱私等方面的問題。

然而AI的發展是無可避免的。人們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掌握AI的發展趨勢,適應AI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的影響,並確保AI的發展是以人類的福祉和利益為出發點的。ChatGPT的成功是AI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將鼓勵人們進一步探索AI的發展方向和應用。這將為人類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並且需要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來應對。

從ChatGPT事件看企業保護營業祕密意識的重要性

ChatGPT事件讓人們意識到AI技術在商業領域可能帶來的風險,例如機器可能會收集到公司的機密資訊,對公司造成損害。台積電限制員工使用ChatGPT,也反映出保護公司營業祕密對企業的重要性。

製程研發及設備研發工程師,或營業等掌握公司營業祕密的重要單位,尤其需要提高保護公司營業祕密的意識。在AI技術不斷發展的浪潮下,這些單位需要更加警覺,加強對公司營業祕密的保護。否則,可能會對公司造成嚴重損害,甚至不亞於遭受駭客入侵。

雖然台積電曾經發生營業祕密遭離職員工竊取跳槽到其他公司的事件,但公司對此採取了嚴格的法律攻擊,展現了保護營業祕密的決心。長期以來,台積電對資安防護一直是台灣產業的模範生。在AI技術的發展中,企業需要加強對公司營業祕密的保護意識,以適應未來的挑戰。

企業保護營業祕密的方法與限制

企業保護營業祕密的方法有多種。台積電在這方面一直是行業的佼佼者,采取了多種措施來保護公司的機密資訊。例如,公司要求員工在上班時只能將私人手機放在車上或由公司統一保管,下班離開時再取回。公司配發的公務手機也不能上LINE、FB等社群軟體。外賓、訪客進入台積電廠區或辦公室,同樣也會被要求保管手機或封閉所有行動載具中的USB插槽,以及使用網路遮斷器,斷絕所有網路聯結。這些措施可以降低資訊外洩和避免機密資訊被竊取。此外,台積電進一步限制員工使用智慧型手機和智慧型手錶進入公司。

雖然這些限制可能會給員工帶來一些不便,但從公司保護營業祕密的角度來看,這些限制是必要的。企業需要加強對營業祕密的保護,以避免公司的損失和競爭對手的竊取。未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企業將需要更加警覺,加強對公司營業祕密的保護。

除了限制員工使用一些技術和裝置外,企業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例如加密和驗證機制等,以保護公司營業祕密。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和相應的政策,並向員工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以增強對營業祕密的保護意識。

台積電與聯電的資安策略比較

在半導體業中,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和聯電都是龍頭企業。不過,兩家公司的資安策略卻有所不同。台積電一直以來以嚴格的資安措施聞名,包括限制員工帶智慧型手機進入公司內、禁止使用社群軟體等。而聯電的做法則較為寬鬆,並未明確禁止員工在下班後使用社群軟體,例如最近崛起的ChatGPT。這樣的差異化也顯示出台積電對資安保護的高度重視,並提早建立了防護網。

AI晶片的發展趨勢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最近的GTC大會中提到,ChatGPT的成功只是AI相關應用的開端,而未來的發展潛力更加龐大。輝達也在為AI相關應用推出H100晶片,並希望延伸至各行各業,如汽車、醫療、物流、零售、遊戲、交通等領域開發客製化的AI系統。因此,市場已經開始關注AI相關應用的投資機會。AI晶片也被視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新引擎,未來晶片算力、記憶體和數據傳輸的需求將會爆發,也將催生出更高規格的供應鏈成長。